大冶市残联以“精准适配、服务到家”为主线,让886名残疾人“零跑腿”享量身服务

  • 发布时间:2025-08-28

“手机一点,三天轮椅送到家。”8月27日,大冶东岳路街道肢残人李先生收到新轮椅时,为“互联网+辅具服务”连竖大拇指。今年以来,大冶市残联以“精准适配、服务到家”为主线,线上线下同步发力,已为886名残疾人配送辅具,超额完成省定750人任务,完成率118%,为“有碍”变“无碍”写下生动注脚,并被湖北电视台专题聚焦。


亮眼数据连着一串暖心实事:14名肢残者装上免费假肢,44名听障者戴上数字助听器,88名残疾儿童穿上定制矫形鞋,全部实现“一人一案”精准落地。依托残疾人动态数据库,系统自动比对需求、秒推政策,审批时限压缩三成,真正让“人找政策”转为“政策找人”。

服务既要“快”更要“近”。黄石市残联最新通报,大冶13个乡镇(街道)辅具服务站全部以满分通过验收。大冶市残联还与工会携手,在10个“工会驿站”增设服务点,外来务工的张师傅工地旁扫码申领助行器,次日快递直达,“服务跟着脚步走”成为现实。

为了让辅具“配得上”更“用得好”,大冶市残联打造“前端精准匹配、中端高效服务、末端持续跟进”闭环。全年组织培训12场、轮训基层人员300余人次,入户回访560户,动态调整适配方案87例。该市残联康复部负责人罗丽萍介绍,受助者均有电子档案,使用反馈、维修记录一目了然,第三方评估显示满意率98.7%、长期使用率92%。展望2026年,大冶市残联党组书记、理事长张志刚表示,将再建5个社区辅具服务站,上线智能管理平台,实现“申请—适配—维护”全流程数字化,持续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从“有碍”到“无碍”,从“配得到”到“用得好”,大冶用一条辅具适配的民生路径托举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也为全省递上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大冶样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