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徐师傅,您走走看,如果高度、松紧度不合适,我们再调整。”8月31日,大冶市残联邀请省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专家,在大冶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站为22名贫困缺肢残疾人集中适配调试新假肢。
活动现场,省专家和文明实践助残志愿者认真登记信息,详细了解每位残疾人的日常需求及活动情况,细心地进行安装、试穿、微调,并为他们讲解在使用假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假肢的日常保养知识,旨在让每位残疾人能尽快适应新假肢,助力他们正常行走。
家住刘仁八镇三策村的肢体残疾人徐大胜,前年因故导致右大腿被截肢,他的人生轨迹也从此改变。失去工作的他,没有经济收入,家庭生活困难。“这次给我安装假肢,解除了我的烦恼,真的要感谢现在的好政策,感谢政府,感谢残联。”他激动地说。
自“下基层、察民情、解民忧、暖民心”实践活动开展以来,大冶市残联不断强化工作措施,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扶持,把推进残疾人康复工程作为“我为残疾人办实事”的落脚点。继2022年为29名残疾人免费适配假肢后,这次又为22名有需求的贫困残疾人适配假肢,共计投入资金21.8万元。
“免费为残疾人适配假肢,既减轻肢体残疾人的家庭经济负担,又增强他们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。我们将常态化开展这样的活动,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残疾人。”大冶市残联党组书记、理事长许国斌说。
(图为为17名贫困缺肢残疾人集中适配调试新假肢的情景)